试驾|沃尔沃全新XC90:以不变应万变,什么是“不变”?
- 皮卡世界
- 2025-10-07

为解开这一疑问,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主角,沃尔沃 XC90 T8 智尊豪华版 7 座 —— 这款厂家指导价 89.49 万、经销商报价 67.9 万的顶配车型,不仅搭载 19 扬声器宝华韦健音响,更集合了沃尔沃旗舰 SUV 的核心优势。
当参数化配置不再是市场竞争的唯一焦点,这台“旧能源”与“新能源”的混合体,究竟靠什么打动消费者?
豪华车的“情绪价值”逻辑
翻开沃尔沃 XC90 的配置表,4953mm 车长、2984mm 轴距的中大型 SUV 尺寸,前置四驱 + 多片离合器中央差速器的驱动结构,空气悬挂与 L2 级辅助驾驶系统,似乎在当下国内车市中并不具备 “参数碾压” 的优势 —— 毕竟不少品牌早已把类似配置作为标配。
但购车决策从不是 “参数对比游戏”,尤其对于高价值豪华车型而言,附加价值往往比硬件配置更关键。
就像人们选择 “老钱品牌” 并非只为装,豪华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否提供独特的情绪价值。
沃尔沃 XC90 的情绪价值,首先体现在那套 “能抵半台车” 的宝华韦健音响上。19 扬声器系统在山路行驶时,能过滤路面噪音,让中频醇厚饱满。静态状态下,中置鹦鹉螺高音单元的清亮音质,更是能精准戳中音乐爱好者的需求 —— 这种 “听觉治愈感” 无法通过参数传递,唯有亲身聆听才能体会,推荐各位有机会可以到店试听一下,感受一番。
从“被动防护”到“主动救命”的底气
“安全”是沃尔沃的品牌基因,而 XC90 则将这份基因做到了极致。
车身采用 “六横六纵” 硼钢笼式结构,上边梁、下边梁、车门横梁构成的 “六横”,与 A 柱延伸至 C 柱的 “六纵”,均使用高强度硼钢,这种 “钢筋铁骨” 在碰撞测试中早已验证实力。

除了采用高强度钢材,沃尔沃XC90还采用了复杂精密的焊接工艺,全车拥有约6000个焊点。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升级后的新一代 City Safety 城市智能安全系统的 “实战表现”。
试驾期间,这套系统多次“救场”,除了这类 “主动避险” 功能,沃尔沃对 “隐性安全” 的把控同样严苛 —— 车厢用料的亲肤环保性、极端温度下的异味控制,这些无法直观展示的细节,却需要长期用车才能感知到价值。

低调中的豪华感
沃尔沃 XC90 的内饰氛围,延续了北欧 “低欲望极简风格”。
单色氛围灯不刺眼,木纹饰板触感细腻,夜晚行车时不会因过度装饰分散注意力,与隔壁“三叉星”耀眼的 “浓烈氛围” 形成鲜明对比,更符合稳重低调消费者的审美。

基于原生电气化架构打造的车身布局,也为驾驶稳定性加分不少。
这台 4953mm 车长、1958m 车宽的 “大块头”,却能带来独特的 “大车自信”—— 更高的坐姿让驾驶员拥有 “一览众车小” 的视野,城市穿梭时反而更有掌控感。
“前油后电、电池中置” 的设计,让车辆前后重量分配更接近理想状态,操控时的精准度和稳定性显著提升。即便在高速过弯或紧急变线时,车身也能始终保持平稳姿态,没有多余的侧倾,给驾驶者带来十足的掌控信心。

旋转启动按键后,T8 插电式混合动力将颠覆对 “大尺寸 SUV 动力与节能难以兼顾” 的固有认知,沃尔沃 XC90 用实际表现,把 “平衡” 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数据上,455 马力的最大功率输出,直接让其综合性能超越传统 3.0T 动力配置,而 5.4 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更是将 “大块头” 的敏捷性拉到新高度。踩下油门的瞬间,那种迅猛却不突兀的动力响应,让每一次提速都成为驾驶乐趣的释放。

切换至纯电模式,车辆行驶时的静谧性和平顺性,没有发动机介入的顿挫,只有电动机即时扭矩输出带来的顺滑体验。无论是起步时的轻盈,还是低速跟车时的从容,都能在拥堵路段里告别焦虑,轻松掌控行车节奏。
而当需要超车或驶入高速路段,2.0T 双增压发动机与电动机便会默契配合,形成 “1+1>2” 的动力协同效应。此时动力储备仿佛无尽,深踩油门就能感受到持续的加速力道,即便车速已突破 120km/h,再加速时的后劲依然充足,让长途驾驶中的超车、变道都充满信心。

更令人惊喜的是它的油耗表现 —— 即便在亏电状态下,这款车也没有陷入 “高油耗” 的困境。其搭载的 2.0T 高功率发动机,在日常不充电、仅依靠燃油驱动的场景下,WLTC 工况油耗仅为 7.42L/100km,相比使用同款发动机的 XC90 B6 车型油耗更低。
要知道,在插混车型中,能在亏电状态下保持如此低油耗的,实属少见。
续航能力同样是它的“加分项”,高效电池组与大容量油箱的组合,再加上能量管理系统的优化,让整车 CLTC 综合续航里程达到 1329km,解决长途旅行的 “续航焦虑”,而 84km 的 CLTC 纯电续航,则完全能覆盖绝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通勤需求 —— 按每天通勤 50km 计算,一周仅需充电 1-2 次,日常用车成本大幅降低。

换代前的 “均衡答卷”
换装后的车机系统,终于跟上了时代节奏。
此次全新升级的 11.2 英寸高分辨率液晶触摸屏,便从 “视觉体验” 与 “操作效率” 两大核心需求出发,带来了显著的体验升级。

从显示效果来看,这款屏幕的高分辨率特性并非空谈。无论是晴天强光下的导航地图细节,还是夜间弱光环境下的菜单文字,都能保持清晰通透的显示效果,避免了传统屏幕因分辨率不足导致的画面模糊、色彩失真问题,从源头减少视觉疲劳。
同时,流畅的操作响应也进一步提升了使用感受 —— 轻触、滑动等操作几乎零延迟,告别了卡顿、滞涩带来的烦躁,即使在行车过程中快速切换功能,也能保持稳定的交互体验,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卡片式 UI 设计的巧思。

在驾驶场景中,“便捷” 与 “安全” 始终是首要原则,而这款屏幕的 UI 设计恰好精准契合了这一需求。导航、音乐、电话等高频使用功能,均以独立卡片的形式呈现在主界面,不仅视觉上简洁明了,更实现了 “一触即达” 的操作体验。
以往需要多步点击才能进入的功能,如今只需一次轻触便可开启,大幅缩短了驾驶者的操作时间,减少了视线离开路面的频率。这种 “直观便捷” 的设计逻辑,本质上是将 “操作效率” 转化为 “行车安全”,通过降低操作复杂度,让驾驶者能更专注于路况,从细节处为行车安全增添保障。

不难发现,此次车载屏幕的升级,并非单纯的硬件参数提升,而是从用户实际使用场景出发的 “体验优化”。
清晰的显示解决了 “看不清楚” 的痛点,流畅的操作消除了 “用着费劲” 的困扰,而卡片式 UI 设计则直击 “驾驶中操作不安全” 的核心需求,三者结合,不仅让车载屏幕的实用性大幅提升,更体现了产品设计中 “以驾驶者为中心” 的核心思路。
对于追求便捷与安全的车主而言,这样的升级无疑是提升行车体验的重要加分项。

以不变应万变
回到最初的疑问,如今的环境为何XC90仍有市场?
核心在于新能源车型的爆发,打破了传统 “以动力系统为核心” 的价格锚定逻辑 —— 大排量内燃机的优势被电机冲击,导致消费者对燃油车价值产生怀疑。
但沃尔沃的坚守,恰恰抓住了“豪华品牌核心价值”。
比如,宝华韦健的听觉享受、City Safety 的安全底气、北欧设计的氛围营造,这些无法被新能源车型简单替代的“体验感”,正是目标用户的核心诉求。在“卷参数、拼新意” 的浪潮中,沃尔沃的车型似乎总显得有些 “低调”—— 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夸张数据,也没有足够吸睛的新奇功能。

但熟悉这个品牌的人都知道,沃尔沃始终将 “守护” 放在首位,正如其一直传递的理念,不仅要保护车内每位乘客,更要让驾驶沃尔沃的车主,每次出行都能平安抵达家的港湾。
这份对安全的执着,并非空泛的口号,而是刻在品牌基因里的承诺。
回溯到 1959 年,沃尔沃率先发明了汽车三点式安全带,这项至今仍被公认为 “汽车史上最伟大的安全发明”,本可成为品牌垄断市场的利器。但沃尔沃却放弃巨额专利收入,将这项技术无偿共享给全球所有汽车厂商。

从那时起,无论是驾驶百万豪车,还是日常家用代步车,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在间接享受着沃尔沃带来的安全保障。
如今,当消费者面对满屏的加速数据、智能配置犹豫不决时,或许该回归购车的本质 —— 汽车首先是 “出行工具”,而 “安全” 才是所有体验的前提。新鲜感会随时间褪去,账面参数也可能被新车型超越,但对生命的守护,永远是最不可替代的核心需求。
在做出最终购车决策时,那些看不见的安全设计、经过时间验证的防护技术,往往会比亮眼的参数更有分量,成为人们心中最坚实的“砝码”。

写在最后:
在新能源与燃油车价格体系尚未找到平衡点的当下,沃尔沃 XC90 的选择逻辑其实很清晰。







